31省份消费版图:江苏、广东、山东社消零总额超2万亿元

频道:热点快讯 日期: 浏览:3

  上半年,内需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8%,是增长的主动力。日前,31省份的消费半年报均已公布,更清晰地展现了各地扩内需战略的初步成效。

  首先,消费大省社消零规模稳定增长。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发现,上半年社消零总额前十省份依次为:江苏、广东、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安徽、湖南,其中,江苏、广东、山东社消零总额超2万亿元。

  其次,多数省份消费增速提升明显。上半年,我国共有19个省份社消零增速跑赢全国5%的水平,其中11个省份社消零增速不低于6%,其中,海南以11.2%的增速领先,天津、北京为全国仅有的两个社消零负增长省份。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至少有13个省份上半年社消零增速超过其全年预期目标。

  在上半年较好的消费数据下,消费增长的内生动力仍待增强,有效释放内需潜力仍是我国下半年重点任务之一。据新华社报道,7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

  下半年,新兴消费和服务消费有望成为扩内需的重点。近期,不少省份计划加力扩围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举办服务消费季相关活动,出台餐饮、文旅等消费提振政策等,一些科技、文化热点也有望带来消费增量。

31省份消费版图:江苏、广东、山东社消零总额超2万亿元

  苏粤鲁摘得总量前三

  上半年,我国共有19个省份社消零增速跑赢全国,其中,11个省份社消零增速不低于6%,分别为海南、内蒙古、新疆、河南、湖北、陕西、辽宁、湖南、宁夏、山西、福建。

  海南是我国上半年唯一社消零增速超10%的省份。海南此前提出2025年全年社消零增速10%以上的目标,上半年海南已达标,下半年稳住增速实现全年目标问题不大。

  上半年,海南全省社消零总额1329.89亿元,同比增长11.2%,比一季度加快7个百分点,其中,海南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2.7%。在以旧换新品类中,海南的汽车消费遥遥领先,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中,海南汽车类增长91.9%,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75.3%。

  今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全岛封关运作,也将迎来新旧产业的快速交替期,后续消费能否成为海南经济增长的强支撑值得期待。

  上半年,江苏、广东、山东为我国省份社消零总额前三名,也是仅有的社消零规模超2万亿元的省份,分别为23949亿元、22932.66亿元、20142.1亿元。

  与2024年底相比,我国消费大省前十名的排位在上半年出现了一些变化,江苏成为社消零规模第一大省,广东、山东分列二、三;福建以约500亿元优势超越安徽,跃居社消零总额第八。

  “量质齐增”成为江苏消费的特点。上半年,江苏实现社零总额2.39万亿元,同比增长5%,社零规模和净增额位列全国第一。

  江苏因“苏超”而火爆出圈,也借此强势拉动文体餐饮消费。上半年,江苏接连举行“苏超联赛+苏新消费”联动IP等促消费活动,配套由外贸优品、老字号、特色餐饮等商家参与的展示展销激活消费。

  5、6月份苏超比赛地所在的18个县(市、区)限上住宿业、餐饮业合计营业额增速比4月份分别加快1.2个、1.6个百分点。限上餐饮业中,饮料及冷饮服务、快餐服务营业额分别增长21.2%、6.2%。

  从区域看,上半年,中西部的多个省份跑出超6%的社消零高增速。同期,天津、北京为全国仅有的两个上半年社消零负增长省份。

  结合我国31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看,今年上半年,有11个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其中,上海和北京超过了4.5万元,分别位于第一、第二。浙江、江苏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突破3万元,位列第三、第四,天津、广东、福建、山东、重庆、辽宁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列五到十位。

  当前我国消费增长的潜力区域在悄然转向。上海、北京等城市经济体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十分发达,总部经济突出,高薪岗位多,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并不一定直接带来消费的增长,体现出一线城市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效应。而在提振消费政策下,中西部省份积极为商品消费买单。

  增长动力源

  以旧换新拉动、线上消费提升,这是今年上半年我国多数省份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源,背后指向的结构性因素,一是扩内需政策发挥效果,二是网络零售快速增长,直播带货、即时零售等消费新动能作用明显。

  例如,上半年,福建以旧换新、线上消费呈现双驱动,使得福建社消零总额达12560.88亿元,规模超越安徽,增速达6%。

  对于以旧换新,福建通过“扩围+提标+畅链”,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零售额同比飙升43.1%,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27.7%。同期,福建全省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1.0%,明显拉动消费增长。

  随着以旧换新政策扩容落地,中西部省份的相关商品零售增速明显加快。例如,上半年,河南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可穿戴智能设备、通讯器材、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5.3%、92.3%、87.0%。同期,湖南以旧换新类商品销售火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法人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71.6%,家电类增长55.2%。

  网上消费则继续带来消费新动能。上半年,广东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增长20.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4.0个百分点。今年京东“618”消费情况显示,广东在此次大促期间购买力全国排名第一。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下半年,全国至少有20个省份出台或延续以旧换新和提振消费政策,在以旧换新方面主要政策是品类扩围、流程简化等。可以预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以旧换新的持续推进,大多数省份、尤其是中西部省份商品消费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财政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规模增加到3000亿元,如果3000亿元的额度全部使用,实际对应的是2万亿元的消费,对于消费拉动大概能达到4个百分点。

  寻找服务消费新热点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现场,记者观察到,AR眼镜、机器狗等多个科技产品走向应用、摆上货架,带来科技等新兴消费的增量。

  另一方面,高质量展会成为服务消费引流密码。WAIC 2025期间,168元的展览单日票、300~800元的论坛门票、2980元的专区通票等早早售罄,周边酒店、餐饮店也时常爆满。

  “展会第一天,一位深圳科技公司的高管就‘打飞的’来上海参加,他说之前自己没有抢到票,后面朋友帮忙才买到,一下飞机就匆忙赶去展览现场。”在世博中心附近堵车的间隙,出租车司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谈起自己接送乘客的观感,直言“今年的展会太火爆了。”

  在WAIC 2025现场的Rokid展台,众多参观者排队体验一款轻量化AI+AR智能眼镜。这款产品将AR显示、AI视觉识别、语音交互等技术融入眼镜,人们可以用眼镜支付、听音乐、进行演讲提词。

  Rokid副总裁蔡国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前,线下3C数码店和国内外电商平台已经上架Rokid的一些智能产品,今年9月开始,最新款Rokid Glasses会在全国几千家眼镜门店上线。

  智能产品走向消费端是一个缩影。寻找新兴消费和服务消费的新增长点,成为下半年不少省份提振消费的重点方向。

  下半年,北京、上海、深圳、珠海、南京等地将继续举行具身智能相关展会,消费级智能产品首发首展将继续给各地带来消费热点。

  政策方面,《山西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实施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并提出丰富“一老一小”服务供给、扩大文化旅游消费、激活文娱体育消费等多项举措。

  《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服务消费提质升级行动,具体举措包括打造文化消费高地、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大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等。

  北京正积极寻求消费突破的增量,相关提振消费政策正精准发力。《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挖掘文娱消费新内涵、打造旅游消费新场景、激发体育消费新活力、满足教育培训新需求、培育美丽健康消费新引擎、提供家政服务新供给。

  在杭州,提振服务消费与发展数字文化密切相关。7月25日,“黑神铸炼——《黑神话:悟空》艺术展”在杭州正式闭幕,自4月9日以来,展览期间线下观展逾45万人次。这是中国艺术界首次举办游戏主题的高水平展览,吸引大量游戏玩家从世界各地赶来杭州逛展。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认为,《黑神话:悟空》与其说是一场游戏的胜利,不如说是一种青年文化创造活力的集体展示。

  关于服务消费大致可以分为生存型服务消费、发展型服务消费和体验型服务消费。在李迅雷看来,新型消费与消费主体变化有关系,现在消费主力人群是95后、00后,他们对情绪价值、个性化消费需求更大。其中,促进体验型服务消费,关键在于进一步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系统集成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更好释放消费潜力。

  (作者:柳宁馨 编辑:陈洁)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