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25智荟中欧·北京论坛|全球经贸格局重构下的企业策略
面对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与多极化世界重构等挑战,中国与欧盟这两大全球重要力量的关系颇为关键,双方在经贸合作、全球治理、气候变化等诸多领域的互动与抉择,在很大程度上牵动着全球政治经济的走向,成为解读当下国际格局演变的重要窗口。
7月10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2025智荟中欧·北京论坛聚焦“全球经贸格局重构下的企业策略”主题展开探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欧洲理事会前主席、比利时前首相夏尔•米歇尔 (Michel Charles)受邀通过视频围绕“发展和合作:中欧关系的现状与未来”发表主旨演讲。
米歇尔首先分析了当代和未来欧洲所面临的挑战。他提出三个优先事项,第一,重新平衡和简化法规,继续关注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同时关注新技术带来的进步和其在竞争力和生产力方面的促进作用;第二,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资本市场以及主权基金,为战略优先项目提供更多投资;第三,在防务领域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产业,这将是未来几年欧盟层面的一个重要行动领域,即加强主权、影响力以及欧洲实力工具。
以欧洲视角看中国并引出欧盟与中国关系,米歇尔表示,必须承认,中国和欧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意味着双方有责任表现出诚意和尊重,以负责任的态度来面对分歧。在正视分歧的同时,双方还要找出有信心可以合作的领域。他强调,中欧双方均不应接受他人规定的中欧关系的框架或性质,而是必须基于各自的价值来考虑双方的关系,确定各自的利益、脆弱点和不足,并在此判断基础上开展双边关系。
在米歇尔看来,中欧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应对全球性挑战,比如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这也是未来几年双方具有广阔合作空间的领域。
在全球框架下,他提出,中欧之间就发展问题进行基于既定事实的坦诚对话将让全球受益。现有的国际金融架构已不能反映当今世界的现实,发展中国家在这些机构的决策过程中也始终没有太多发言权。为此,欧盟应该积极发挥关键作用,帮助发展中国家减轻债务负担。而中国能够同时做出类似努力也将颇具意义。
“多极化世界需要一个有效运作的多边主义体系。”米歇尔表示,因此,国际层面需要更多包容性,这需要更多对话,需要真诚积极地倾听;需要相互尊重和真诚,因为尊重和真诚是建立信任的条件。这也正是他对中欧关系的期望:尽管存在差异,面临复杂挑战,但需要保持真诚和尊重,因为这是建立信任的关键。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