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
渠道库存压力将逐步缓解与消化,
次高端依然有望重焕生机,成为焦点。
文丨刘保建
近期,白酒上市公司2024年报披露完毕。透过财报可见,当前行业深度调整所带来的压力,已经传导至报表层面。数据显示,规模与利润进一步向头部企业聚拢,腰部呈现一定的增长迟滞,底部在缩量竞争中已越来越难抢到 “蛋糕”。
从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分析,高端阵营依赖品牌驱动整体还算稳健,走量的低端由于属大众消费刚需,展现出一定韧性。然而,受两端夹击的次高端却在 “承压”。
实际上,本轮行业调整给次高端带来的深刻重塑,一定程度上被行业低估了。在2024年财报中,次高端的阵痛,一部分也被高增长的惯性所掩盖。
透过数据迷雾看,次高端的“承压”,不仅直观体现在增长速度的放缓,还表现为细分价格带的剧烈分化,以及市场“去泡沫”过程中所引发的“此消彼长”。
█
次高端的“拐点”之年
相比于着眼下滑的数据,关注财报背后的趋势,更能看清一个行业真实的走向。
高端阵营相对稳健,中档持续升温,大众白酒显现韧性,这些市场现象也反映在报表里。贵州茅台再次取得两位数双增长,五粮液、泸州老窖维持正增长。
去年,定位100-300元的中档白酒,以及100元以下的价格带,动销超过预期。金徽酒2024年营、利实现双增长,其中100-300元中端产品增长14.87%。
顺鑫农业旗下白酒牛栏山是大众白酒典范,去年营收70.41亿元,同比增长3.19%。核心产品是以陈酿、传统二锅头为主的低档酒,营收为49.74亿元,同比增长5.08%。
与之鲜明对比的是,次高端白酒发生了显著变化。去年,次高端市场整体放缓,叠加行业调整的压力,让前几年高歌猛进的次高端代表企业,也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承压。
山西汾酒、洋河股份、古井贡酒、今世缘、舍得酒业、水井坊等酒企的2024年业绩,营收增速普遍在第四季度承压,排除主动控货的因素,也可窥见次高端价格带的下探。
尽管次高端遭遇调整,但有些品牌的增长势能和惯性还在。
2024年保持两位数涨幅企业剩下6家,次高端占了一半,它们是首次挤入行业前三的山西汾酒,领跑名酒增长速度的古井贡酒,以及上升到第7位的今世缘。
此外,水井坊的业绩增幅尽管属于个位数,但首次突破50亿规模。
2024年,汾酒“中高价酒类”的营收265.32亿,同比增长14.35%。渠道反馈显示,青花20、青花25增长势能仍在,青花系列在去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古井2024年年份原浆收入达到180.9亿元,同比增长17.3%。今世缘去年的特A+类、特A类产品,实现营收分别为74.9亿元、33.5亿元,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5%、17%。
也有依赖次高端驱动的酒企,出现了业绩大幅下滑,甚至牵连到行业位次滑落。这里面有特殊情况,一些企业在行业调整期以 “主动降速” 换未来蓄能。
洋河股份、舍得酒业在年报中均提到,随着行业进一步深度调整,尤其是“次高端价位段承压更大”,公司“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主动降预期减增速”。
步入2024年,次高端白酒已然进入到一个“拐点”。市场红利不再是以往的扩容式、普惠式,取而代之的是激烈的存量竞争甚至缩量绞杀。随着白酒行业进一步探底,这一竞争态势或将持续演进,次高端企业将面临新挑战。
█
显现分化,次高端价格带“去泡沫”
2024年,次高端市场的变局,成为行业一大焦点。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传才战略智库首席专家王传才表示,受本轮深层周期性调整影响,白酒价格的“哑铃两端”展现出更强刚需属性,次高端受到影响最为显著。
云酒头条的市场调研显示,近年来“增速最快”的次高端,因为库存压力和动销难度,其整体增长已不如高端酒和大众酒,出现了增长放缓。
回溯至2016年,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高端品牌,率先吹响新一轮白酒复苏号角。随着高端市场的上行和品牌逐步提价,次高端的机会窗口随之开启,市场容量进入快速扩张的黄金时期。
据权威机构统计,2017年起,终端成交价处于300-800元区间的次高端价格带,呈现出量价齐升良好态势,年复合增长率稳定保持在20%以上。市场规模一路攀升,在2021年成功突破千亿元大关,2023年接近1500亿元。
受益于价格带扩容红利,次高端“隐形冠军”剑南春,连年取得跨越式增长。次高端大单品“水晶剑”成为了仅次于飞天茅台、普五、国窖1573的第四个百亿单品。2023年,剑南春营收比增长13.55%,仍然处在高增长赛道。
然而,在市场快速扩张、一片繁荣的表象之下,次高端价格在逐渐上移中不可避免地堆积起 “泡沫”。
长期以来,次高端主流价格带集中在300-500元档位,这一价格区间的产品在次高端市场总份额中举足轻重。随着次高端释放红利,市场又细分出600-800元的新价位段。
该细分价格带紧邻高端价格区间,加之茅台系列、低度五粮液、低度国窖等产品入局,以及二线名酒、省酒品牌聚焦资源推动,使得次高端竞争空间迅速上移,具有一定规模。
不过,随着理性消费崛起,消费分级日益明显,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追求愈发凸显。次高端白酒市场明显承压,剑南春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74%,增速进入“个位数增长” 阶段,这说明次高端市场的增长压力逐渐显现。
在整体承压下,300-500元价格区间,凭借品牌号召力和较高性价比优势,依然能保持一定增势。而600-800元价格带的次高端白酒,则因为市场培育时间太短,以及成长泡沫太大,率先进入“去泡沫”阶段。
对于600-800元次高端的遇冷,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独特咨询创始人王伟设表示,“这部分产品缺乏市场沉淀、消费者培育不足,存在价格泡沫,只不过当时大势向好,并未体现出来。2023年,该价格段市场热度出现回落,正是去泡沫的体现。”
在“去泡沫”的过程中,整个次高端也面临着行业的审视与拷问。这一价格带的市场价值,是否会止步于此?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次高端依然是白酒行业的重要赛道,尤其是对于二线名酒和区域龙头而言,锚定次高端市场,无论是掌控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还是抢夺市场话语权,都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战略。
更何况,即便在行业调整这样冲击较大的阶段,次高端虽然不能再现往日繁荣,但仍然有亮点闪现。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