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报记者 王 宁
2012年11月份,中国首批期货公司资管资格获批,开启了期货私募资管业务的发展历程。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期货私募资管规模已增至3640亿元,创出历史新高,占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总规模的3.01%。
在多位受访业内人士看来,期货私募资管一路走来备受业内期待,且目前已成为期货公司营收的重要构成部分,从当前证券期货私募资管总体发展情况来看,期货私募资管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资管规模已达3640亿元
中基协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共备案私募资管产品1399只,环比增加5.35%,同比增加62.49%;设立规模547.44亿元,环比减少2.76%,同比增加33.40%。其中,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6月份备案私募资管产品155只,设立规模近70亿元,占比12.66%。
同时,截至今年上半年,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合计12.09万亿元;其中,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规模已达3640亿元,占总规模的3.01%,相较此前有明显提升。
国投期货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姜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些年,期货资管业务发展差异化特征明显,展现出显著的头部集中效应,同时,从期货私募资管管理标准化、去通道化的发展进程来看,长期发展得到一定制度保障。整体来看,当前期货私募资管业务呈现出更为标准化、规范化的态势。
银河期货资产管理部负责人黄潇婷向记者补充表示,近几年,头部期货私募资管公司规模排名变动较小,随着业务模式的逐渐成熟,行业规模进一步向头部机构集中,反映出头部公司在资管业务上的强大实力和市场地位。同时,头部公司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成熟业务模式与投资策略体系,以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例如在人才吸引、客户拓展和技术研发等方面不断强化,巩固了市场地位。
“截至目前,有近百家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在开展资管业务,充分说明期货私募资管业务的重要性,同时,头部特征非常显著,在规模和创收等方面形成梯队特征。”黄潇婷表示,目前大部分期货公司已经意识到资管业务在多元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积极布局资管领域,以2024年为例,新设期货资管计划在规模上有较为明显变化;在产品类型上,以往权益类产品占比较小,而2024年随着市场风格切换,权益类期货私募资管产品的设立数量和规模占比均有一定提升,反映出投资者对权益市场的关注度在提高。
发展韧性十足
自2012年期货私募资管业务开闸,首批18家期货公司获得资管牌照,到2014年“一对多”规定放开,通道业务占比一度超七成。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期货私募资管业务起步较晚,但期货公司逐渐摸索出结合期货和衍生品特色的路径,部分期货公司正在向综合服务转型,以经纪业务为基础,以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业务为两翼。
作为期货公司服务机构客户的重要抓手,期货私募资管业务在配合自营和投资业务时也发挥重要作用。姜伟介绍说,近两年公司依靠期货私募资管业务发展增强在衍生品领域的投资能力,并结合自身优势,推出多类创新型产品,例如“固收+CTA”、场外互换等。同时,依靠这些产品的良好业绩,拓展出与同业机构、法人客户的产品合作。
期货私募资管业务发展主要植根于期货市场的大发展,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当前期货私募资管业务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能力锻造”新阶段,预计很快将与证券、基金资管形成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期货私募资管发展必将紧密围绕期货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展开,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黄潇婷认为,差异化、回归本源是期货私募资管发展的关键,核心在于深耕期货和衍生品专业领域,并充分发挥期货公司在衍生品定价、风险管理和大宗商品等方面的深厚积累。这意味着期货私募资管产品将显著区别于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及公募基金等,从目前大资管规模占比来看,期货私募资管未来发展韧性十足。
“期货私募资管基于衍生品资产、高净值客群的细分市场,致力于提供具有独特性投资组合和产品的服务。”姜伟表示,期货私募资管作为大资管行业的一员,具有以私募产品为主的特点,多资产配置的逻辑将是今后重要发展方向。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