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秘说|日联科技董秘辛晨:从“卡脖子突围”到“全球智检”,打造工业检测领域的“中国名片”

频道:热点快讯 日期: 浏览:7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专题:金麒麟|2025金牌董秘评选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第十一届金麒麟·金牌董秘评选火热进行中!评选期间推出《董秘说》专访活动,助力投资者深入了解上市公司资本价值和发展战略。本期,董秘辛晨做客《董秘说》,带你走进日联科技>>给他投票

  新浪财经:欢迎辛总做客《董秘说》,请辛总先简单介绍一下公司基本情况。

  辛晨:大家好,我是日联科技董秘辛晨,非常感谢新浪财经《董秘说》的邀请。日联科技成立于2009年,是国内领先的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及核心部件供应商,主要从事工业X射线智能检测装备及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产品和技术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铸件焊件及材料等检测领域。公司于2023年3月在科创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88531)。日联科技始终秉承“做最专业的X射线企业、创全球令人尊敬的品牌 ”的愿景,积极践行“阳光、正派、学习、感恩”核心价值观,持续为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创新和可衡量的增值服务。

  公司系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了自研“微焦X射线源”量产,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成功解决“卡脖子”问题,保障中国重点行业的安全布局。这项技术突破目前处于“全球第三”的领跑地位,被工信部认定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UNICOMP”品牌已成为工业检测领域“中国名片”,对中国的集成电路、新能源电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产业形成积极影响,同时也为企业全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949.59万元,同比增长25.8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30.44万元,同比增长25.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617.32万元,同比增长56.82%。

  新浪财经:作为公司董秘,您在企业中的角色核心是什么?

  辛晨:我于2014年4月加入日联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历任研发高级经理、研发总监、董事长助理、证券事务代表,在研发和销售岗位上积累了丰富的一线产业经验,同时对技术和业务具有深刻的理解。现任公司董事、董事长助理、董事会秘书。

  履职期间,带领团队在证券监管机构指导下,严格遵守《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法规,通过法定媒体及时、准确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强化自愿性披露;积极倾听资本市场声音,优化投资者关系管理,持续提升投资者认知与信心;推动完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确保运作规范合规;并积极参与推进公司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项目,主导的一单并购项目已于6月中旬落地。

  新浪财经:当前AI正在重塑各行各业的竞争格局 ,公司如何定义AI技术在主营业务中的角色?是作为效率工具、产品升级引擎还是新业务孵化器?

  辛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工业X射线检测过程中需要对影像进行采集、识别、分析判断、处理,传统的识别评判方式无论是在速度、准确率还是检测精度等方面都不能满足大规模、连续型生产以及检测复杂程度日益提升的需要。当前,人工智能正深度赋能制造业。作为在工业X射线检测领域深耕近二十年的行业龙头,公司以AI智算体系为核心,构建“数据-算法-算力”三角架构:2024年,公司成立日联科技研究院、上海瑞泰子公司,依托上述主体的AI技术开发能力,持续迭代升级工业X射线影像检测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公司主营业务领域X射线AI智能检测算法的全面升级。目前公司已初步建立以海量数据(维权)、算法智脑、算力中心及影像系统开发构建的AI智算闭环,有效保持了公司在工业X射线AI智能检测技术领域的全面领先地位。

  因此,AI技术对于日联科技来说,既是效率工具,也是产品升级引擎,更是为客户赋能的加速器。

  新浪财经:感谢辛总,能否分享一个已落地的AI应用案例?以及在数据、算力、算法三大要素的筹备中遇到哪些挑战?

  辛晨:目前,日联科技已落地多个AI应用案例。公司已将AI技术广泛应用于智能检测装备中,主要包括集成电路及电子制造、新能源电池、食品检测等领域。

  在集成电路检测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AI图像处理算法,可对目标图像进行缺陷识别及缺陷面积计算。对任意形状物体的气泡率进行一键检测,轻松实现高精度、快速度检测(0.5秒完成一次检测)。另外借助AI图像增强算法,还能进一步还原图像细节,提高检测速度和精度。

  在大型一体化压铸检测领域,传统检测方法存在效率瓶颈,即依赖人工判读,速度慢且漏检风险高;数据缺失,即缺乏缺陷的精确三维空间信息及量化数据,制约工艺优化与质量追溯等方面的问题。公司搭载的AI智能缺陷识别系统能自动识别和分析铸件常见缺陷类型,并生成包含缺陷位置、尺寸、数量、类型等信息的可视化量化报告。这为生产过程的“检测-分析-工艺优化”闭环提供了数据支撑。公司给某车企提供的X射线检测解决方案,其一体化大压铸件检测便采用了X光AI检测,给每一个汽车后底板自动拍了28张X光片,由AI系统检测人眼发现不了的内部缺陷,准确率达到了99.9%,效率提升了20倍以上。

  新浪财经:您认为AI将如何重构所在行业的竞争格局?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持先发优势?

  辛晨:我认为AI将通过提升检测精度与效率、拓展应用场景、降低成本等方式,从多方面重构X射线检测设备行业的竞争格局。

  一是提升检测精度与效率。AI算法可大幅提高X射线检测设备的图像识别准确率。检测精度和效率的提升,使具备先进AI技术的企业更具竞争力,促使其他企业加大相关技术研发投入,推动行业整体技术升级。

  二是快速拓展应用场景。 AI模型具备在训练数据集之外的新数据、新场景、新领域中的预测和处理能力,即模型能够将从训练数据中学到的规律,有效推广到全新场景、未知分布的数据时的能力。AI的泛化性是提升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场景适用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借助AI,可以实现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在不同应用场景的快速适应,快速部署,快速检测。

  三是降低生产成本。AI正在重塑制造业,在多个环节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在生产制造环节,可以通过智能调度与计划、人机协作、智能柔性生产等方式降本;在质量检测环节,工业X射线检测设备配合AI图像处理算法,结合深度机器学习、大数据系统等,能实现智能识别和缺陷分类,提高产品良率和质量,减少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和报废成本,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四是推动技术创新与产品差异化。AI技术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开发出具有差异化的产品。拥有独特技术和差异化产品的企业,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目前日联科技已初步建立以海量数据、算法智脑、算力中心及影像系统开发构建的AI智算闭环,有效保持了公司在工业X 射线AI智能检测技术领域的全面领先地位。随着AI检测算法技术、射线高清成像技术的发展,行业内企业需要在技术研发方面保持较大的投入,并适时推出新型号、新技术的产品满足客户新需求,才能保证产品不被淘汰。2024年,公司实现研发投入8151.7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1.02%。报告期内新增各种IP登记或授权97项(以获得证书日为准),其中发明专利33项。

  新浪财经:对于AI伦理、数据安全等监管红线,公司建立了哪些治理机制?

  辛晨:公司始终坚持科技伦理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并高度重视科技伦理问题,确保公司研发、生产、销售、运营等各个环节,符合科技伦理要求,始终秉持科技应用应当服务于人类健康、安全和社会福祉的宗旨,并注重保护客户隐私。

  不仅如此,公司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信息安全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并严格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安全及隐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公司建立了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实施权限控制、数据加密、数据备份、网络监管等措施,以确保公司敏感信息的安全性和机密性。公司在所有劳动合同及上岗合同中明确员工的信息安全保护责任,要求所有员工签订《员工保密协议》。同时,定期组织员工参加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此外,与合作伙伴签订严格的保密协议,明确双方在信息共享和保护方面的责任,确保合作伙伴不会泄露公司的商业机密。

  新浪财经:感谢辛总的详细解答,相信投资者们对日联科技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最后您对观众有何寄语?

  辛晨:在这个AI与世界深度交融的时代,我们始终相信,技术的本质是“让复杂变简单,让可能成必然”。AI的终极意义,从来不止于“智能”,更在于“赋能”。日联科技多年前便已意识到AI在工业检测中的重要性和价值,近年来持续专注于该领域的投入和研发,目前已形成深厚的积淀和竞争壁垒。

  展望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数据-算法-算力”AI智算体系闭环,面向下游众多应用场景推出应用于工业X射线影像检测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壮大数据资产,在为公司自身业务服务的同时,为工业领域众多客户深度赋能,为中国智造贡献属于日联的AI解决方案。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