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文/新浪财经上海站 时行工作室
7月22日,富荣基金密集发布三则基金经理变更公告:
富荣货币市场基金(规模69.48亿元)的基金经理孟飞因“个人原因”离任,转由龚克寒单独管理;
富荣富开1-3年国开债纯债(规模28.89亿元)同样迎来管理人变更,孟飞卸任后由过秀接管;
而在富荣富兴纯债(规模0.47亿元)中,孟飞虽留任,却增聘过秀为共同管理人。
这一系列调整意味着孟飞在富荣基金的核心管理职责基本终结,其直接管理的基金规模从98亿元骤降至不足0.5亿元。
孟飞的“退场”与过秀的接棒,背后是新旧交替中难以忽视的履历断层。
孟飞拥有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学历,证券从业17年,历任第一创业证券高级交易经理、南方基金基金经理,2022年加入富荣基金任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
在其管理期间,截止7月22日,富荣富开1-3年国开债任职回报7.05%(行业排名后50%),投资风格偏保守,以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为主。
关于其去向,公告仅以“个人原因”带过,结合职务被过秀接替的情况,业内推测或将退出核心岗位。
而接棒的过秀虽有16年证券从业经验,公募管理经验却不足1个月,早年任职招商基金会计、摩根士丹利华鑫债券交易员,2020年加入富荣基金专户部。
尽管熟悉固收交易流程,但缺乏独立管理大规模产品的经验,其当前接管产品规模合计近30亿元,且富荣富开1-3年国开债机构持有人占比99.99%,对风控要求极高。
两人履历的对比,鲜明地凸显出富荣基金的用人困境:在资深人才流失后,只能被迫启用内部培养但经验尚浅的梯队。
富荣基金当下的困局,体现在规模萎缩与行业变局带来的多重压力之下。
截至2025年二季度,富荣基金管理规模仅183亿元,较2022年峰值(269亿元)缩水五成;而整体主要依赖机构资金,散户信任度持续走低。
在行业变局中,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基金公司“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但富荣基金却深陷“规模焦虑”:
权益团队过度年轻化,基金经理平均从业年限仅2.46年,不足行业均值(4.88年)的50%;在浮动费率改革下,业绩不佳导致核心人才收入缩水,进一步加速离职。
从投资者视角来看,信任重建需要“透明化”与“长期主义”的支撑。
对投资者而言,频繁的人事变动直接冲击持有体验,既打乱资产配置计划,也削弱对基金管理能力的信任。
孟飞的淡出,映射出中小基金公司在行业洗牌期的普遍困境——资源向头部集中,人才与规模形成负循环。
富荣基金的人事震荡,终究是行业分化的一个缩影,而能否在震荡中找到破局之道,不仅关乎公司自身的生存,更牵动着众多投资者对信任与回报的期待。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