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导读】多家券商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国联民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83%
来源:中国基金报 记者晨曦
“牛市旗手”券商股集体暴涨后,上半年业绩来了!
7月11日,券商板块集体上涨,券商指数大涨2.47%,再创年内新高。盘后,多家上市券商晒出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展示上半年的“好收成”。
其中,国联民生证券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1.29亿元,同比增长1183%。国联民生证券称,报告期内,公司有序推进与民生证券的整合工作,证券投资、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条线实现显著增长。
此外,华西证券、国信证券、华林证券、财达证券等公司亦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情况,各家券商净利润均显著增长。
来看详情——
国联民生证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同比猛增1183%
7月11日晚间,国联民生证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
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29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10.41亿元,同比增长1183%左右。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13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10.36亿元,同比增长1345%左右。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国联民生证券表示,报告期内,公司主动把握市场机遇,积极探索科技、金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以“协同赋能”和“内生增长”为主线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有序推进与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合工作,并将其纳入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公司证券投资、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条线实现显著增长,同时由于上年同期比较基数较小,本期经营业绩同比大幅提升。
今年2月,国联民生证券正式完成更名,注册资本由28.32亿元变更为54.72亿元。虽然业内上半年业绩尚未整体发布,但从公司体量及增长情况来看,国联民生证券业绩有望进入行业上游。
对比来看,2024年上半年,原国联证券归母净利润为0.88亿元,民生证券归母净利润为3.34亿元,合并计算后为4.22亿元。以此为基数计算,国联民生证券上半年同比增幅仍达到168%,实现“1+1>2”的协调整合成效。
知情人士指出,国联民生证券的业绩大幅增长,以及其投行、研究等核心业务条线迸发的强劲增长动能,都有效诠释了其整合之路的稳步有效,为未来向着一流投资银行目标迈进注入更多的确定性。国联民生证券的整合之路不仅是规模的简单叠加,更是业务链、客户资源和专业能力的深度融合,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券业整合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券商上半年业绩整体向好
除国联民生证券外,7月11日晚间还有华西证券、国信证券、华林证券、财达证券等上市券商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增情况。
其中,华西证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当期盈利在4.45亿元至5.75亿元之间,比上年同期增长1025.19%至1353.90%。华西证券称,2025年上半年,公司加强经营管理,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强化合规风险管控,有效提升资产质量,推动实现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
头部券商中,国信证券率先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2025年上半年,国信证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7.8亿元至5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至76%。国信证券称,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主要业务发展良好,自营投资业务收入及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等主要业务收入相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从而实现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华林证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当期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元至3.5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18.98%至183.86%。华林证券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深化科技金融转型战略,有效助力线上业务拓展,驱动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大幅增加,同时,权益类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上升。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同比大幅上升。
财达证券2025年业绩预增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63亿元至4.04亿元,同比增长51%至68%。财达证券提到,2025年上半年,公司证券经纪业务收入、承销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同比增加,实现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此前,国盛金控、哈投股份、红塔证券等券商股或券商概念股已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当期业绩均有明显增长。
根据沪深交易所信披规则,半年报的业绩预告披露时间是7月1日—7月15日。半年报预告披露情形包括两类:一是(扣非)净利润为负值;二是实现盈利,且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或者下降50%以上。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本周期内上市券商业绩集体预喜也在预料之中,预计后续还将有更多公司披露业绩预增公告。
招商非银郑积沙团队指出,权益向上突破之际,券商板块作为“牛市旗手”有望强势领涨。推荐三条投资思路:一是公募平配催化,推荐业绩弹性较高的个股;二是并购重组持续演绎;三是虚拟资产和传统金融结合的新叙事逻辑提供催化剂。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