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反内卷”能否扭转黑色淡季?

频道:热点快讯 日期: 浏览:4

此次“反内卷”能否扭转黑色淡季?

此次“反内卷”能否扭转黑色淡季?

  来源:一德菁英汇

  要点对比

需求端

  供给侧改革:稳增长政策组合拳刺激,需求企稳好转;

  当前:需求韧性但无超季节性改善空间。

供给端

  供给侧改革:强制去产能(淘汰落后以及“276限产”)、环保加强收到实效;

  当前:钢厂高利润下供应居高不下。

政策共振

  供给侧改革:需求扩张+供给收缩→共振强;

  当前:供给弹性强+需求弱复苏→共振弱。

价格驱动

  供给侧改革:供需反转 → 趋势性上涨;

  当前:情绪反弹 → 淡季磨底。

  “反内卷”政策释放积极信号,商品普涨。但对黑色来说,“反内卷”与供给侧对比,还是有差别的。2016年是在房地产放开首套房认定、多次全面降准降息、提出棚改货币化等刺激政策陆续实施的背景下,需求先行企稳好转,后供给侧又加大调节力度,钢铁落后产能淘汰、环保、煤炭“276限产”等措施都取得良好的实效,当时的供需以及宏观层面的共振强度大,因此结束了5年下跌行情,价格反转并迎来长达5年半的上涨。

  但从目前的产业环境看,并不具备一次性反转的条件。站在7月淡季的视角,需求即便有韧性,也很难有超季节性的向上空间。而钢厂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始终维持着较好利润,供应居高不下,因此现阶段供需层面难有显著改善空间。昨日(7月2日)盘面上涨幅度大,但现货跟随乏力,基差收敛,多数地区现货已贴水盘面,显示下游承接能力弱,难形成正反馈。另外,美国加关税的一系列风险还未完全释放,国内政策有加码空间但在等合适的时机,并且淡季很难见到落地实效,因此本轮产业和宏观的共振强度相对较弱,且“反内卷”也应关注下游过剩淘汰情况,短期未必能形成需求增量,长期应对下游利润修复有积极作用,从而改善需求环境。总体来说,宏观氛围转暖,可暂以反弹对待,但黑色价格仍要有磨底过程,淡季风险仍在。

  作者:马琳/F0280068、Z0012134/

  一德期货黑色分析师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