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频道:热点快讯 日期: 浏览:3

  ■朱宝琛

  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

  当前,我国新质生产力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力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诸多亮眼数据有力印证了这一点。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4%,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技术应用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和11.6%,科研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9.6%和11.4%。

  一组组数据犹如一面面镜子,直观地映射出我国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经济运行起步平稳,高质量发展呈现出向新向好的积极态势。

  但是,从长远来看,各方仍需进一步加大对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力度,使其更好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首先,综合运用各项政策,构筑全方位支持体系,形成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合力。

  比如,围绕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精准、给力,通过加大财政支出、优化投向结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等,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长期且有力的支持;要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确保金融活水精准直达创新主体,为其注入强劲动力。

  资本市场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提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快资源流向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促进资本、产业、技术等深度融合,助力企业快速成长壮大;积极引导私募创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通过加大金融产品供给,为科技创新引入更多的耐心资本,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资金需求。

  其次,科技创新企业要全方位发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一方面,企业要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持续引领产品创新与业务拓展,加大研发投入,全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这是科技创新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和发展的关键。头部企业需要扮演好“领头羊”角色,通过产业链的带动效应,与上下游企业携手发展,共同推动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

  另一方面,企业要进一步促进产融结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新质生产力注入创新活力。

  此外,企业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建立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举措,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平台、创造条件;通过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让优秀人才“愿意来、留得住”。

  在科技创新的强力赋能下,新质生产力必将茁壮成长,推动我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