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权益类基金的发行热度不减。
3月29日,10余只科创综指场外指数增强基金一同发布发售公告。科创综指场外指数增强基金前脚刚拿到批文,后脚就迅速开启发售,可谓高效。
开年以来,基金公司积极布局权益类基金。数据显示,约70只权益基金目前正处于发行阶段,这也有望为A股市场持续带来增量资金。
科创综指场外指数
增强基金发售在即
今年1月8日,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联合发布科创综指。相较而言,科创综指的样本覆盖面更广。截至3月14日,该指数的最新样本数量为568只,市值占比超96%,囊括大、中、小盘企业,AI芯片、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等赛道获均衡布局,既降低了单一行业过度集中的风险,又精准锚定高成长、硬科技等赛道。
随后,首批12家基金公司火速上报首批跟踪科创综指的ETF产品,2月27日全部结募,合计募资金额超220亿元。
在ETF成功发行后,基金公司纷纷上报跟踪科创综指的场外指数增强基金以及场外指数基金。截至目前,全市场已上报逾50只科创综指相关基金产品。
3月27日,博时基金、中欧基金、长城基金、安信基金、大成基金、国投瑞银基金等10余家公募旗下的科创综指场外指数增强基金集中获批。
3月29日,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已有博时基金、安信基金、大成基金、国投瑞银基金、天弘基金、博道基金等一众公募率先发布了旗下科创综指场外指数增强基金的发售公告。
上述公募旗下科创综指场外指数增强基金普遍约定在4月1日正式开启发售。首批科创综指场外指数增强基金在2月底开始上报,自基金公司上报到正式发行,间隔时间较短,发行流程可谓高效。
公募重点布局指数增强基金
跟踪科创综指的基金之所以受到市场欢迎,博时基金认为,科创综指作为科创板极具代表性的综合指数,凭借全面覆盖、高科创属性、强劲成长潜力与鲜明政策导向等特性,有望成为投资者布局科技创新前沿、分享中国科创崛起红利、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步伐的核心投资工具。
“科创综指场外指数增强基金兼具指数型基金和主动管理的双重属性,‘Alpha+Beta’双管齐下,既追求紧跟指数,又为传统指数基金提供了争取超越指数收益的可能性,为投资者投资科创板提供新的选择。”博时基金称。
值得注意的是,指数增强基金成为今年基金公司重点布局的产品类型。
比如,中证A500指数系列基金的发行热度仍然在线,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也成为了基金公司布局的热门产品。近期,共有华夏基金、鹏华基金、安信基金等8家公募定档发行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在指数增强赛道,不少公募机构希望结合公司优势,在有效跟踪指数的基础上创造阿尔法收益。
安信基金投资团队就采用了以“大数据+AI算法”为基础的量化投资框架,力争在硬科技赛道捕捉超额收益。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该模型采用统一框架下的机器学习体系,对全市场所有股票都采用统一的因子池和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收益率分析,避免过拟合风险,同时有效保证了模型的稳定性并降低操作复杂度。
一大批新基金带来增量资金
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9日,目前处于发行阶段的权益类基金约70只,数量较为庞大。
除了刚刚定档发行的科创综指场外指数增强基金,还有科创综指ETF联接基金、科创综指ETF等。比如,鹏华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博时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招商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南方上证科创板综合联接等产品均处于发行阶段。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当前也有不少基金公司积极布局红利主题基金。比如,富国红利质选、易方达中证红利价值ETF、华富新华中诚信红利价值指数、万家中证港股通央企红利联接、中欧红利智选、兴业中证红利指数等产品也均处于发行阶段。
此外,一些热门行业的主题基金也是当下基金公司布局的重点之一。比如,富国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定档4月14日开启发行、汇添富中证机器人ETF定档4月7日开启发售。
不难发现,ETF、联接基金以及场外指数基金等今年仍受到基金公司青睐。不过,也有部分公募逆势布局主动权益基金。比如,浦银安盛周期优选和广发科技智选定档4月发行,富国致盛量化选股、东方红新兴成长、博时卓越优选、鑫元鑫领航、汇丰晋信景气优选、汇添富弘达回报和汇添富弘盛回报等目前均处于发行阶段。
总体上看,年内权益基金发行回暖,也有望为A股市场带来持续的增量资金。Wind数据显示,以基金成立日为口径统计,截至3月29日,年内新发基金规模达2497亿元,权益类产品(含股票型与混合型)发行规模达1098.9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本版导读
在科技变革中踏浪前行
公募基金竞相提升投资IP辨识度 2025-03-31
网友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