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涨价后打折,严查电商骗国补

频道:热点快讯 日期: 浏览:2

  ■ 社论

  国补就应该让消费者真真正正得实惠,而不该成为平台和商家“上下其手”的利益狂欢。

  今年1月初,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发文,明确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即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要求对发现存在不履行价格承诺、“先涨价后打折”等价格违法行为,以及套取补贴资金的经营主体,要第一时间取消其参与活动资格,并追缴国家补贴资金。

  不过,据报道,在部分电商平台上,有“自营旗舰店”的商品存在“先涨价后打折”的情况,导致终端消费者或未能真正享受到国家补贴,反而是商家及平台可能从中获取了不当利益。

  一开年,相关部门就部署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充分体现了对提振消费的重视,以及执行好相关政策的迫切性。然而,一些电商平台上的自营店铺却存在着“先涨价后打折”的情况,这显然是一个值得警惕的苗头。

  如媒体调查发现,有消费者在某平台的自营旗舰店购买了幼儿园被子三件套,“同一天,同一家店,同一件商品,享受国家补贴反而贵了14.57元”;还有的平台上,某款参与国补的相机,短短四天中,定价却上涨了18.52%。甚至,有消费者反映,“有的产品一天内会多次调价”。

  平心而论,商品价格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一些商品在国补实施前后出现价格变化,未必一定与平台或商家刻意骗补有关。但短期内,同一件商品消费者在享受了国家补贴后却要支付比补贴之前更高的价格,这就难言合理。最起码一点,这意味着终端消费者并没有直接感受到国家补贴带来的实惠。

  由此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冲击感,绝不应忽视。可以说,无论背后是何种原因,平台和商家都有责任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形。

  应该看到,该现象不仅影响到国家补贴的惠民度,也将抑制国补对于消费的提振作用,并伤害国补政策的公信力。更重要的是,“先涨价后打折”的行为,本身也涉嫌价格欺诈。对此,平台该及时给出正面解释,相关部门也有必要跟进调查。

  就现实来看,如何防止补贴资金遭遇“跑冒滴漏”、被骗取和套用,是所有补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都必须直面的挑战。新一轮的“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实施,更需要着重筑牢防骗补等“扭曲”行为的防火墙,确保每一分国家补贴资金都不打折扣地送到消费者手上,最大程度惠民并最大化释放政策红利。

  对此,一方面可进一步明确参加国补商品的价格保护机制。像一些平台回应称,“享受国家补贴则不支持价格保护”,这样的规定是否容易留下“先涨价后打折”的空子,与国补惠民的初衷相违背,就值得严肃审视。相关部门不妨指导平台加以评估、优化,制定有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国补政策初衷的规则。

  另一方面,可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加强对国补商品价格的动态监督,就一些“异常”情况及时向消费者发出预警。

  此外,也应该更加重视提高恶意骗补行为的违法成本。如对试图通过肆意调价来薅国补羊毛的商家和平台,不仅要取消参与活动的资格,还应依法追究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实施国补政策,不仅是对消费者让利,也是商家值得抓住的促销窗口。如媒体报道,在新一轮国补上线前夕,为了达到参与活动的标准,多款手机均集体降至6000元以内,这充分表明了不少商家都对国补活动有着高度期待。

  在此情况下,从平台到商家,都理当更加珍惜国补政策的机遇,以身作则积极遵守、维护政策实施的规范性。唯有如此,国补才能真正让消费者和商家共赢。

  无论如何,国补就应该让消费者真真正正得实惠,而不该成为平台和商家“上下其手”的利益狂欢。对于以“先涨价后打折”、虚假比价等行为来“截和”的各类“小九九”,必须当头棒喝。

网友留言(0)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